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计划总结

常德市民政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

2022-03-21 12:19 来源:常德市民政局
字号:【

2021年,常德民政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坚决贯彻落实“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践行“五化民政”,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现将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1年民政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市民政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民生改善和社会创新,各项该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主要指标稳中有升,向上争资争项超8.92亿元,全年募集慈善资金2710.45万以上,顺利完成2021年各项既定目标。

1.完成了一批中心工作。一是村居换届圆满完成。截止2月1日,2262个村(社区)全部完成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共选出村(社区)干部10253人,村(社区)“两委”干部平均年龄较上次换届下降6.7岁,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较上次换届增长25.68%。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村民小组长、网格长等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也相继成立,全面实现了预期目标。今年,先后举办2期全市新任村(居)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对200名新当选的部分村(居)党组织书记进行了集中培训。二是落实落地“三个清单”。联合七部门印发了《关于贯彻实施〈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自治事项清单、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和减负工作事项清单(试行)〉的若干意见》。9篇村规民约入选湖南省第二批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名单,市民政局今年被评为湖南省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工作先进单位。三是大力实施慈善救助。持续开展“向日葵”白血病儿童慈善援助和“大病医疗慈善救助”项目。目前,已资助25名白血病儿童医疗费和生活费共17.3万元,仅市慈善总会慈善救助低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及其他支出性贫困家庭大病医疗就有69人,发放资金39.6万元。坚持开展民政助学公益活动,今年全市已资助2000多名贫困学子,资助资金达1000多万元。四是着力完善“三留守”关爱服务体系。联合市人社局、市国资委和市妇联印发《开展农村留守妇女“五个一”关爱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增强农村留守妇女在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采取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由专业机构提供专业服务,在市城区开展了“七彩课堂”、“向阳花开”、“寒冬送暖”、“四点半学校”等专业服务模式。重点关注困境(留守)儿童,“儿童之家”在村(居)全覆盖,建立困境(留守)儿童四级联动机制,根据困境(留守)儿童的监护和生活风险程度划分风险等级,等级不同分别实行村(居)定期关注、乡镇(街道)定期介入、县级介入并关注、市级介入并个案跟踪等方式,全面保障儿童权益。

2.推进了一批重点任务。一是民生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完成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提标幅度一直在全省都处于前列,居全省第2位。目前我市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实现城乡一体的区县提高到625元/月;其他区县市城市保障标准为570元/月,农村保障标准为400元/月。截至10月底,累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7.2亿元,兜底城乡低保对象14.03万人、特困人员3.95万人,累计救助4.16万人次。所有补助资金均已每月通过直接打卡的方式全部发放到位。全面推行小额临时救助审核权下放,所有乡镇(街道)均已建立2-5万元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基本实现了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对求助者进行救助。二是养老事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2021年度养老服务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措施实施办法>的通知》《常德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用房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为养老服务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撑。深入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工作,大力推广“物业+养老”“家政+养老”、农村互助养老(互助幸福屋、宜老自助屋、医养健康屋)等新型养老模式。4个省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均达到入住条件。新建并交付使用31家乡镇(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41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机构、103个村级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机构护理床位占比达到65.02%,社会办养老机构护理床位占护理床位总数的比例达到31.59%。确定海阳(常德)养老、福寿颐康园、桃花缘国际康养中心为康养产业三大产业链龙头企业。三是社会组织作用进一步突显。不断加大整治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和打击非法社会组织等专项行动,全面开展清理整治社会组织违规评选评奖活动,加大对违规社会组织的行政处罚力度。改良和升级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组织专门的业务培训,提供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成功开展以“凝聚公益力量,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常德市第三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在助医、助学、助困、我为企业减负担、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四是殡葬事业改革进一步深入。持续开展“三禁止、两规范、一打击”殡葬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强制火化区火化率100%,全市殡葬秩序进一步好转。多地都新建了高标准殡仪馆和殡葬设施,全力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建设,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殡葬体系全覆盖。五是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全面开展不规范地名清理,重点整治居民小区、建筑物等“洋地名”。新安装路名牌668根,修复损毁路名牌14根,原路名牌贴膜326根。完成了1条市级线“常张线”和4条县级线边界联检任务。指导并完成了鼎城区灌溪镇撤镇设街道、桃源县佘家坪乡撤乡设镇的区划调整申报工作。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工作,不断优化办事效率、服务效能。积极推进婚俗改革,澧县被确定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定期组织开展志愿者、社工、老年护工等技能培训,着力打造“为老服务、为小服务、志愿者服务、社工人才”四支队伍。

二、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全市民政工作将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三高四新的总体要求下,按照“托底线、突重点、补短板”的工作思路,为全市民生建设和基层治理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托底线。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和低收入家庭认定等制度,探索建立保障对象动态调整机制。稳步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深入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城乡一体化试点,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保障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加大对儿童工作领域的社会工作购买服务的力度,进一步孵化培育儿童类社会组织。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切实发挥未成年人保护领导小组作用,落实部门责任,建立长效机制,探索具有常德特色的工作模式。

2.突重点。一是加快养老服务发展。落实“四同步”要求,结合“三建三拆”、老旧小区改造等落实老旧小区养老设施配建工作,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持续推进全市特困供养人员机构提质改造,推动具备条件的敬老院转型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强化兜底保障服务,落实安全措施,提升服务质量。积极打造康养产业链,建立连锁品牌扶持补助制度。二是强化基层管理能力。持续深化基层民主自治,完善民主决策、议事协商、民主公开、述职评议等机制。继续推进全市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基层群众性组织“三个清单”。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联动机制,推进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三是抓好社会组织管理。加强脱钩后行业协会商会指导和管理,督促脱钩后和直接登记的协会商会成为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明确政府综合监管责任,落实各项监管制度,创新监管方式。发挥孵化基地作用,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有针对性地培育一批“产学研”科技创新、产业上下游战略联盟项目,推动我市科技、经济发展。四是深入推进殡葬改革。继续加大殡葬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加大殡葬执法力度,巩固殡葬改革成果。积极倡导节地绿色殡葬,弘扬正确的殡葬理念。五是有序规范地名管理。深入推进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工作,重点对地名审批管理、地标设置、地图制作、小区名称等进行规范。不断挖掘常德地名文化,讲好常德地名故事。指导乡镇区划调整的实施工作。

3.补短板。一是补区县市发展不平衡的短板,加强对各区县市业务工作的指导,实现全市“一盘棋”。二是补政策创制的短板,加强政策梳理,积极开展政策创制,构筑民政事业发展的政策高地。三是补基础薄弱的短板。加强基层能力建设,按照政策规定逐步配齐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完成、启动、谋划一批民政基础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基层民政基础设施。三是补常规工作中的短板。主要是要加强资金监管、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维稳等方面的工作,确保民政领域平稳运行。同时,要加强宣传工作,加大在国家级、省级层面宣传报道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