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计划总结

常德市民政局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思路

2013-02-27 10:13 来源:办公室
字号:【

  一、2012年工作计划落实情况

  2012年,全市民政系统以“单项工作创全国领先市,综合工作创全省领先市”为总体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特别是认真落实市人大的评议意见,各项业务取得了新的进展。

  1.发展指标再获突破。争资争项突破11.5亿元,净增1.6亿元;福彩发行突破3.62亿元、蝉联全省第二;募集慈善款5000多万元,基金规模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为民办实事全部完成,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246元、105元(超省考核3元、4元);改扩建农村敬老院26所,超省考核2所;改造农村危房18027户,超省考核11027户;农村五保分散供养标准达2000元/年,较上年提高40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达3300元/年,较上年提高300元;五保丧葬费补助标准由上年分散供养1500元/人、集中供养2400元/人统一提高到3000元/人。

  2.惠民举措再出新招。各项惠民政策严格落实:为全市低保、五保对象36万余人发放春节一次性生活补贴8575万元;发放救灾资金5613万元,救助灾民38.7万人次;发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2.1亿元,孤儿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财政兜底。创新开展惠民活动:实施“点燃希望,民政助学”行动,救助贫困大学生1525人,发放助学金510万元;提请出台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政策,发放补贴1960万元;将老年人免费乘车年龄降至60岁,为市城区老年人免费办理公交车IC卡和购买乘车保险,举措开全国先河。

  3.改革创新持续深入。低收入家庭认定迈出关键步伐,与多部门联合出台了操作性很强的规范性文件;积极探索行政区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完成了常德经开区部分乡镇、街道区划调整前期工作;在全省率先为乡镇敬老院“评星授牌”,敬老院建设管理更趋精细;创新社会组织党建模式,在全省第一个实现社会组织党组织应建全建,党组织覆盖率高出全国25个百分点;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完成第八次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大力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试点总数达到341个。

  4.公共服务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增省级居家养老示范社区4个、省级农村福利服务中心示范点10个;实施街面、路面巡查救助24小时服务和“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9264人次,获全国“优质服务品牌”;大力开展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试点,加快推动社区“一站式”服务;婚姻登记管理服务进一步规范,登记合格率保持100%;地名公共服务不断优化,有效服务城市文明创建;行政审批服务提速,社会组织审批时限由条例规定的20天缩至7天。

  5.基础设施加快升级。民政基础建设迎来新一轮发展高峰期,历时13年的德山殡仪馆选址问题,新二村殡仪馆、白鹤山公墓通道建设、市第二公墓新建等项目获得“准生证”,白鹤山殡仪馆正式投入使用;全年投入2100多万元,新建改扩建社区办公服务用房20处;市救助管理站完成改造升级,升格为全国首批“国家二级站”;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其中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石门革命烈士陵园,一期工程今年清明节前可竣工。

  6.创先争优成效显著。我市养老体系建设等13项工作在“第十七次全省民政会议”等省级大会推介;军休服务、流浪救助、民政宣传3项工作被全国会议推介;社会救助、危房改造、老龄工作、优抚稳定、惠民殡葬5个全省现场会,救灾减灾国际培训会议在我市召开;全市民政系统共获“全国民政先进集体”、 “全国民政群众满意窗口”等“国字号”荣誉15项,市局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单位”。

  二、2013年工作计划

  2013年,市民政局将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以改善民生为总揽,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规范管理为抓手,以转变作风为保障,继续寻求事业发展新突破,力求在服务“现代常德、幸福家园”建设大局的进程中做出新的努力。具体而言,主要是搞好“七大重点工作”:

  1.围绕改善民生,大力提升社会救助水平。一是加大争资争项力度。全年计划向上争取各项资金11亿元(剔除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该工作今年已全省统一移交住建部门),为改善民生提供资金保障。二是继续提标扩面。报请市政府将城乡低保保障线标准分别由月人均300元和年人均1300元提至350元和1800元。确保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265元和116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补助标准分别达到年人均3500元和2400元。探索将失独老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新建和改扩建乡镇敬老院15所。三是加强规范化管理。重点推进低保救助规范化管理,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救助,实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保障标准有升有降。四是加强机制建设。建立并完善低收入家庭认定信息比对机制,出台低保和五保提标、大病医疗救助实施办法、低收入家庭认定操作等规范性文件。

  2.围绕促进发展,科学开展救灾和老区扶贫。一是完善救灾应急体系。完成市、县、乡三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订,准确掌握灾害信息,建立灾情通报制度,实现信息互联共享。二是提高应急工作能力。完善救灾预警、应急响应、灾害评估机制,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及时开展灾害救助,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灾区平稳发展。三是扩展老区扶贫开发。加大上级老区扶贫资金项目争取力度,实现老区项目建设和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无缝对接。

  3.围绕弘扬传统美德,加快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公益事业。一是壮大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养老服务项目建设,进一步创造条件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养老服务,大力发展和规范居家养老服务,为广大居民实现“家门口养老”创造条件。二是加强孤儿养育。全面落实孤儿保障政策,逐步改善供养基础条件,提升养育水平。三是抓好流浪乞讨救助。进一步完善人性化救助,探索开展职能部门联合救助,市县两级联动救助,区县之间抱团救助,扩大流浪乞讨救助进社区试点范围,深入开展“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四是大力发展福彩和慈善事业。福利彩票年销量力争达到4亿元。广泛开展公益宣传,扩大善款基数,规范资金管理,健全运行机制,打造阳光慈善。

  4.围绕促进军地和谐,大力加强双拥优抚。一是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严格落实新安置条例,重点推进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在转换社会角色过程中实现“软着陆”。二是全面落实优抚待遇。加快出台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保证各种抚恤补助优待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贯彻落实好新颁布的《烈士褒扬条例》,加快烈士纪念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好市区的革命烈士纪念广场。三是抓好军地共建。进一步规范军休服务,切实保障军休人员政治、生活两项待遇,做到“安了、安好”。巩固省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效,挖掘并保护好常德悠久的红色文化,为2014年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奠定基础。

  5.围绕巩固执政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加强村(居)组织建设。巩固村(居)委会换届成效,深入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市区和示范乡镇创建活动,让基层民主之花越开越艳。二是推动城乡社区一体化。全面完成城市社区办公用房达标和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创建活动,真正把城乡社区建成基层群众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保障中心。三是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探索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加大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力度,确保100%覆盖。加大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激发社会组织的正能量,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服务。

  6.围绕改革创新,加强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一是深化殡葬改革。加大殡葬执法力度,完善殡葬服务设施,扩大殡葬惠民范围,推进移风易俗,探索培育符合现代文明、具有常德地域特色的殡葬新文化。二是加强地名管理。切实抓好市城区新建道路、桥梁、公园等公共设施的命名和调整,为日新月异的城市留住历史的记忆,增添新的文化内涵。三是探索行政区划调整。对县级行政区划进行深入调研,提出科学设置建议,力争通过区划调整,助推常德经济继续快速发展。

  7.围绕争先创优,加强民政综合能力建设。一是切实转变作风。进一步强化干部宗旨教育,厉行节约,优化服务,教育和引导全系统干部职工把责任举过头顶、把群众放在心中、把工作当作使命。二是加强资金监管。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检查,切实做到民政资金分配公开化、运行规范化、发放社会化,确保款项无一分跑、冒、滴、漏。三是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原动力作用,在全市民政系统进一步探索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现代行政管理文化,以自律、自省、自重为主线的廉政文化,以为民、务实、创新、奉献、和谐为主色的团队文化,努力建设一支爱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民政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