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常德市民政局对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55号建议的回复

2025-06-18 15:57 来源:市民政局
阅读次数:
字号:【

常民复〔2025008A


龙兵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留守儿童关心关爱,现将有关的意见建议回复如下:

一、近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健全机制,夯实保障基础。一是建立保护机制。20205月成立常德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因机构改革,该职能现已移交)202434,市政府召开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利剑护蕾·雷霆行动工作调度会,市民政作为多元综合救助组牵头单位牵头开展多元综合救助工作,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调、社会参与和家庭尽责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二是出台保护政策。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常德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等10多个政策文件。明确民政部门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牵头部门,对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机制做了详细规定三是强化阵地建设。依托市、县两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乡镇(街道)民政社工站、村(居)儿童之家,建立了关爱困境儿童的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市本级和9个区县市都设立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全市171个乡镇(街道)设立了民政社工站,2263个村(社区)建立了儿童之家。桃源县泥窝潭乡五马寨村、热市镇大田村、马鬃岭镇木槎桥村、三阳港镇三阳港村等四个儿童之家示范引领全县儿童之家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四是加强队伍建设。目前市儿童督导员177名,儿童主任2269人。市级层面,组织全市儿童督导员培训,各区县市民政局组织儿童主任培训,全面加强儿童队伍建设,提升村(居)儿童主任服务能力。桃源县民政局2021年以来,每年举办1次为期2天的全县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培训班,提高了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的业务能力和关爱保护保障服务技能,进一步强化了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兜底保护,切实履行职责。一是建立儿童台账。全面摸排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数据,建立相关台账,实时掌握情况,及时将符合要求的儿童纳入保障,开展相关关爱服务活动。强化家庭履职,组织指导村(社区)签订委托监护协议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缺失问题,目前,全市18061名留守儿童全部签订委托照护协议。二是保障基本生活。今年,全市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最低保障标准为1200/月;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费最低保障标准为1700/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参照孤儿的保障标准同等保障。目前,全市共有1923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已全部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其他符合政策的家庭贫困儿童已全部纳入低保。截至3月底,已发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未成年人基本生活保障金580多万元。三是强化兜底监护。依托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监护缺失儿童,公安等部门转介的未成年人实行临时监护。探索开展困境儿童集中委托照护工作,澧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汉寿爱心学院对本区域困境儿童开展集中照护,工作模式得到省民政厅肯定。目前,桃源县正在积极争取项目,计划利用现有的场地、设备,在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开展集中委托照护工作。

创新载体,开展家庭教育。一是开展家庭教育宣讲。市民政局依针对家庭保护,开展家庭履责、家庭监护能力提升行动。通过政策宣讲进村居将民政部《儿童主任履责篇》《家庭监护篇》和《儿童自护篇》三堂示范课带进全市所有建制村;重点关注留守儿童隔代养育及女童保护问题,组织爷爷奶奶进课堂,以家庭为中心,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引导家庭履责。二是完善家校联系制度。市教育局创新留守儿童关爱形式载体完善家校联系制度,利用电话、微信和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监护人的沟通联系,帮助家长掌握子女思想动态和在校学习生活情况。要求学校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每学期对每名学生至少进行一次家访活动。开展新未保法宣传。多部门联合开展新未保法普法宣传,启动未保法专题讲座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三进行动,创新进学校普法形式,通过 未保法知识竞赛加深学生及教师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自新法施行以来,全市共开展宣讲活动2753场次。

(四)部门协同,强化心理关爱。一是畅通心理咨询通道。各级民政依托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开通9条心理咨询专线(未成年人保护专线),接受留守困境儿童及其家长的咨询。成年人保护中心设立未成年人保护专线,24小时倾听未成年人心声,化解未成年人心事;市康复医院设立了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热线,20232024年两年共接听2000多名咨询者的热线,有效的为群众提供积极有效的心理援助。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市卫健委牵头成立常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领域资源,为推进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等部门积极联动,依托市康复医院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面向市城区所有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由专业心理医生将特色课程《青少年情绪管理》、《青春期压力与心理健康》、《网络成瘾》等常态化面向校园授课讲座,覆盖市城区所有中小学及各区县市部分学校增强未成年人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调适能力。三是开展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市教育局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了心理咨询和疏导,一对一、一帮一的帮扶行动学校还通过制作公益微课、举办公益沙龙、撰写每周一课等形式,线上向家长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的知识市民政局指导区县市民政及时为3270名有需要的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测评,为439名重点儿童开展了个案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心理团辅活动359场,惠及儿童8055人。市康复医院对500余名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测评、心理团体辅导、个体心理咨询等活动,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向留守儿童传递健康理念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引进心灵伙伴专业测评云平台,发布了10期心理健康教育视频,根据留守(困境)儿童的年龄段分布需求,准确测试分析心理健康状态,并及时进行心理预警和危机干预。桃源县建立了县级两育中心(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两育指导团队,家长同学育人平台,由县两育中心统揽全县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留守儿童监护人送上公益精品课程,为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技巧提供专业性指导,组建咨询指导服务专业团队,为遭受性侵害、监护侵害及其他伤害的未成年人及其父母、监护人,定期开展心理帮扶和家庭教育指导。

(五)社会联动,营造关爱氛围。一是引入专业社工力量。各级民政部门在乡镇街道设立民政社工站,依托村(社区)儿童之家为工作阵地,通过购买专业社工组织的服务,将专业社工服务送到留守(困境)未成年人身边,提供临时照料、扶贫帮困、法律援助、心理疏导、教育矫治等全方位服务,逐步形成了红橙黄绿逐级响应的四色管理个案模式,为每一个个案未成年人开展精准服务。二是整合公益慈善资源。市民政局积极发动慈善组织、社会组织等参与到困境、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之中。全市社会组织共计开展留守(困境)儿童帮扶项目50余个,其中市慈善总会延续慈善助学传统,每年实施点燃希望·民政助学公益项目,对全市贫困高考学子进行精准资助。另外,常安康向日葵等慈善品牌项目,精准救助脑卒中并发精神障碍患者和白血病患儿,在全市范围内取得良好反响。市教育局督促各区县市教育部门和学校广泛开展了阳光工程、爱心妈妈、代理家长和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手拉手等扶贫助学活动,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桃源县九妹公益、县志愿者联合会每年定期开展一次以上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陪伴培育活动,两次未成年人助学活动,每次筹集使用助学活动资金8万元以上。三是鼓励志愿队伍参与。吸纳社会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充分利用学雷锋、六一、中秋、春节等特殊时间节点,走进村、社区和困境留守儿童家中开展五送志愿服务。其中小雨滴未保志愿者服务队逐步壮大 ,参与的圆梦微心愿等服务品牌在全市范围内都取得良好反响。市教育局组织1.1万名志愿者开展留守儿童防溺水结对志愿服务,举办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暑期青少年自护教育讲座130余场次,覆盖青少年5000余人次志愿队伍的加入促进了困境、留守未成年人各项能力的提升和健康全面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根据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文件精神,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个方面着力,汇聚关爱保护工作力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全方位保护体系。

(一)强化生活监护兜底保护。围绕未保法六大保护兜准、兜住、兜好未成年人的生活、监护、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底线,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监测、预防、报告、转介、处置工作流程,推动建立以家庭监护为基础、社会监督为保障、国家监护为补充的监护制度,形成家庭、社会、政府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格局。

(二)完善心理健康支持网络充分发挥市康复医院和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等专业优势,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加强儿童精神专科和心理咨询门诊建设。积极鼓励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和心理关爱服务。依托村社区儿童之家,搭建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平台,发现需要心理服务留守儿童,及时进行干预。依托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三)提升关爱保护服务水平。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将由兜底性、基础性向普惠性发展,工作内容也将从兜底保障发展到精神关爱、权益保护、提升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的内容。市民政局将全面摸清儿童底数,常态化开展检测走访,分层分类进行保障并开展关爱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建强服务队伍,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开展丰富多彩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活动。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人民群众实际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夯实工作责任,健全家庭为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再次感谢您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常德市民政局

                       2025520

  

人:杨文惠                      人:  

联系单位:常德市民政局               联系电话:7251037


归档时间: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