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常德市民政局对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31号提案的回复

2025-06-18 15:56 来源:市民政局
阅读次数:
字号:【

常民提复〔202520B


侯奇伟、邓江岚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基本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经商市卫健委,现回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

常德市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不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制定服务规范。制定《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出台《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不断健全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监管等机制,推动基本养老服务落地见效。二是加强财政扶持。联合常德市财政局印发《常德市本级养老服务业扶持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对居家和社区(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家庭床位建设和连锁运营等给予资金补贴,对优质养老服务机构给予资金奖励,通过政策扶持推动全市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实现倍增。三是健全监管体系。成立《常德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印发《常德市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实施细则》,形成定期研究部署工作、定期归集信息、定期研判会商、定期调度工作、定期发布信息、定期考评总结的工作机制,加强养老服务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自律、机构主责、社会监督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形成权责明确、协同共治的综合监管体系。

二、关于加强规划布局等方面

为进一步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常德市发布《常德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形成以老年人生活服务小区为核心的养老服务圈;编制《常德市中心城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为养老事业发展夯实政策基础。目前,全市养老机构212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社区(村)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覆盖率达90%。通过建设优化养老助餐点、提供居家上门服务、进行适老化改造等,基本形成十五分钟服务圈。同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全面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工作要求。出台《常德市新建住宅小区养老服务用房建设管理办法》,要求新建住宅小区按住宅建筑计容总面积的3‰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自2021年实施以来,新建住宅小区全部实现配建养老服务用房,中心城区新建住宅小区已配建养老服务用房4281.04平方米。

三、关于推进医养结合等方面

一是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全市所有养老机构采取就近原则与医院、卫生院(所)签订医疗诊疗合作协议,建立绿色通道,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依托,为老年群体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全力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工作,努力改善医养结合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签约质量,丰富健康服务内容,鼓励医疗机构开展老年健康服务,让老年人健康需求得到满足。二是实现医养结合转型。不断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转型,建立养老床位和医疗床位按需转换机制,发展康复、护理、中医养生等医养结合服务,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确保老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发展互联网+照护服务。完善应用医养结合信息管理平台,实行老年健康服务网格化、信息化、精准化。三是探索长护险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度,积极申报长护险试点,并安排医保、财政、卫健、民政等部门专题研究。202410月,市政府向省医保局提交《关于申报第一批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函》,申请我市第一批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2411月,由市医保局联合市财政、市卫健、市民政等部门专门赴湘潭、上饶、南通、杭州等试点城市学习长期护理保险先进经验。根据相关文件规定,长期护理保险框架和配套政策体系由省医保部门统一制定。目前省医保局正在积极推动相关工作,待相关政策体系明确后,我市将严格按照上级统一安排部署,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长护险制度,减轻失能人员家庭经济压力,防止出现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局面。

四、关于发展康养产业方面

一是打造经开区康养产业集聚区。依托经开区的制造业基础,围绕银龄群体衣食住行的生活场景,逐步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银发经济产业园二是打造柳叶湖康养产业先导区。发挥柳叶湖的医养康养资源和环境区位优势,打造临湖马拉松赛事系列。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康养的深度融合,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品牌建设。以发展康养产业为龙头,聚焦医、学、健、食、娱、居六要素,全力建设常德市康养产业先导区。三是起草《常德市银发经济发展规划(2025-2029年)》。通过统一规划布局生态、中医药等优势资源,全方位促进我市康养产业发展。

五、关于实施养老服务+行业行动方面

一是发展智慧养老。推进养老服务信息系统推广应用,通过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系统采集全市养老机构基本信息,实现信息及数据一键查询,并督促各区县进行信息更新与维护,为建立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奠定了基础;积极培育智慧化养老服务机构,发布居家养老服务上门清单,鼓励建立标准化、清单式养老上门服务信息平台,实现智慧化的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服务;通过数字化实现养老可视化,在安装数字平台的老人家中,血压异常、烟感数据异常、燃气泄漏等情况一键报警,通过加强安联网建设,整合社会资源,智能分析养老服务需求,更好地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二是推动养老服务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利用闲置养老服务设施开办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助餐点,依托家政服务开拓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等。积极发展养老+金融,探索适合养老机构的金融产品,加强养老机构预收款监管,降低非法集资风险。

六、关于加强人才培训等方面

加大养老服务人员职业培训力度。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市高度重视养老从业人员的培养,通过常态化开展养老机构安全知识培训、护理员职业等级培训、护理专业知识及老年人能力评估等各类培训,提升养老护理人员理论和技能水平。严格落实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制度,积极推动职业院校与本地区养老服务机构建立更为广泛和紧密的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实习基地,鼓励院校专业课教师到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实践锻炼,增强行业经验,提升专业技能,不断提高院校养老人才培养质量,为养老服务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夯实人员保障。

鼓励院校建立养老职业规划教育体系。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常德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强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政策保障,狠抓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引导职业院校增设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健康管理、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等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对接职业(技工)院校开设了养老护理专业。继续加大常德护工培训品牌培养,将养老护理员职业(工种)纳入了常德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参赛项目,定期举办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鼓励养老护理从业人员通过职业技能竞赛获得荣誉和得到提升,创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的良好社会氛围,推荐优秀的养老院长、养老护理员获评省级荣誉,增强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规范养老服务行业健康发展,保障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改善工作条件,逐步提高待遇水平,鼓励养老机构建立养老从业人员培养梯队。充分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提升养老从业人员对行业的认可及自身职业的认同,引导他们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

按照政策落实养老服务人员岗位补贴。严格落实《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常德市财政局 常德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常德市本级养老服务业扶持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对取得国家养老护理资格职业技能证书,并在养老机构从事养老护理岗位的从业人员,分别按初级、中级、高级、技师给予200/月、300/月、500/月、800/月补贴。20236月,常德市政府办出台《常德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进一步明确要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用人单位发放养老从业人员一次性入职补贴、养老服务岗位补贴等,稳步提高养老服务一线工作人员工作待遇水平。明确要坚持均等普惠、刚需为先、量力而行、系统协同基本原则,加快建成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养老服务队伍,助推全市养老服务向高质量发展。

深化医养结合模式培养综合养老人才。一是做好医养结合。全市有医养结合机构25家,有医疗卫生服务人员1682人、养老服务人员641人。在发展医养结合机构的同时,重点探索居家社区医养服务模式,逐步推行社区居家医养服务型托老养老和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工作。目前,我市已经拥有以武陵区光荣路社区老吾老智慧康养服务中心为代表的一批社区医养服务中心。开展医养签约工作,医疗机构按协议提供疾病诊疗、医疗护理等医疗卫生服务,目前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率达100%二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25家医养机构完成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医养服务培训500人次,7家获评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二级以上医院老年医学科覆盖率达100%;推动安宁疗护试点,6家机构申报创建省级标准病房。三是开通互联网+护理服务我市共有12家医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上线了7大类42个项目,涵盖中医、伤口造口、管道护理、母婴护理、常用临床护理、PICC护理、腹膜透析护理等。2024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人次数为1990人次,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四是培育专业人才。依托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培养养老护理专业、健康管理专业、临床医学(乡村医师本土化方向)、预防医学(基层医技人员计划)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为养老服务行业输送专业人才。五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老年人健康管理达65.11万人,两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购药的人数分别达到41.03万人和13.90万人,分别占管理人数的86.23%87.90%(省定标准64%),家庭医生签约重点人群136.79万人。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医养结合。建立健全医养结合服务的标准和规范,加强对医养结合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性。提升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监测和评估,利用家庭医生签约及信息化技术建立老年人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实现老年人健康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开展健康教育。开展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干预工作,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开设更多与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培养更多的养老护理、康复治疗、老年医学等专业人才。

  

                  常德市民政局

                   2025523

  

人:杨文惠               人:尹  

联系单位:常德市民政局        联系电话:7251159


归档时间: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