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地名故事:太浮山武装割据革命根据地
太浮山,自古即为江南名山,地处临澧、桃源、石门、鼎城四区县交界,素有“鸡鸣四县”之说,古称“洞庭48福地”。自汉代中叶至民国时期,太浮山佛道两教兴盛。汉代道教祖师浮邱子在此修行得道,唐朝佛教高僧宣鉴大和尚在此结庐隐居多年,宋元时期形成了与桃花源、观国山、五雷山齐名的沅澧四大宗教圣地,香火鼎盛2000余年。刘邦和项羽曾在此对阵,留下汉王庙和饮马池遗迹。
太浮山,因其地势险峻,自古为军事要塞和战略要地。大革命时期,太浮山成为工农武装割据的英雄之山,是贺龙元帅领导建立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
1928年2月,贺龙、周逸群一行赴湘西北开展武装斗争,开辟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太浮山武装割据斗争之火;1928年5月,桃源县徐溶熙苏维埃被国民党县政府围剿后,游击队余部由徐才益率领转移到太浮山坚持斗争,构成了开辟太浮山武装割据的有利态势;1928年5月中旬,中共湘西特委、石门县委以石门花菽区、蒙泉区的游击武装为基础,组建湘西工农革命军第四支队,5月下旬,第四支队统一整编太浮山地区的游击武装,组成三路军,一路军控制太浮山以北石门南乡和太浮山以东临澧大部分地区,二路军控制太浮山以南地区,三路军控制太浮山以西慈利广福桥、五雷山等地区,湘西特委直属赤卫大队驻守太浮山,至此,以太浮山为中心的武装割据正式形成;1928年5月下旬,省清乡委员会调集新编第四军陈嘉佑部3个团及杂牌军朱华生部,令各县团防队配合,分为数路,对太浮山武装割据区进行围剿,湘西工农革命第四支队和太浮山地区民众奋起反围剿,第四支队和民众一起英勇奋战,击退了来犯之敌。1928年7月上旬,湖南省清乡督办署调集上万人马,十里一营,五里一连,对太浮山武装割据区四面合围,重兵进剿,7月中旬,太浮山反围剿斗争进入最艰难阶段,8月上旬,在敌军的强大火力下和叛徒叛变出卖的情况下,太浮山武装割据反围剿失败,二路军党代表冯希廉被二路军司令侯宗汉暗杀,三路军司令张学阶被警卫员叛变出卖而遇害,太浮山周围地区有近千名共产党员、游击队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
以太浮山为中心的武装割据斗争,坚持时间半年之久,直接牵制了国民党反动当局对贺龙红军第四军的围剿,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也有力声援了湖南全省的革命斗争,策应了湘赣革命根据地、湘鄂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尤为重要的是唤起了工农群众支持革命,为湘鄂西苏区和湘鄂川黔苏区壮大红军力量、保障军需供给、开展游击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临澧县委、县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示精神为指导,成立了太浮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太浮山的保护和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充分发挥红色革命老区优势,宣扬红色革命文化,建立太浮山武装割据革命文化宣传阵地。主要建设纪念馆、纪念碑及附属设施、红军战斗地、军营地和相关基础设施,展示太浮山武装割据历史,大力弘扬老区精神,伟承红色基因,走自然景观旅游、生态农业产业旅游和红色旅游发展路线。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