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党史 践行初心
刘春林
一、中国共产党在常德的组织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初期,常德具有走在前面的基本条件。常德是辛亥革命领军人物的聚集地(宋教仁、蒋翊武、刘复基、林修梅、胡瑛、覃振),有很好的革命群众基础。常德是青年学子的云集地,有较多的进步青年群体。常德是军事重镇,是各类政治力量的角力场,是中国共产党重点发展地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全国有50多位党员,其中朱务善、林伯渠就是常德人。
1.常德县(今武陵区和鼎城区)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
2.汉寿县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
3.桃源县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
4.临澧县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
5.石门县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
6.澧县(含津市市)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
7.安乡县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在常德领导的军事斗争
三、中国共产党在常德领导工农运动
1926年9月9日,常德县总工会成立。1926年5月中旬,常德县第一个农民协会——岩桥寺农民协会成立,随后2个月,常德县组建起13个农民协会。
汉寿县、乡农民协会建立后,立即宣布废除地主政权,农民协会成为乡村唯一权力机关。
1927年2月,桃源县农民协会成立,2个月后,全县建立7个区农民协会、55个乡农民协会,有会员上万人。
1927年2月27日至3月2日,临澧县召开有500人参加的农民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农民协会。
1927年2月,石门县农民协会成立,至5月,全县建立区乡农民协会130个,会员过万人。
1926年11月30日,澧县在县城召开“澧县工农庆祝大会”,有1万人参加,庆祝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召开。
1926年下半年,安乡县农会、工会工作得到加强,到1927年3月,全县成立区农协6个,乡农协67个,会员7万多人。
津市是澧水重镇,群众运动基础好。1926年11月,津市的主要工业、手工业行业都建立了工会组织,有会员1300余人。
四、中国共产党在常德领导人民政权
一部分未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地方,农会、工会等群众组织普遍建立并具有一定的政权性质。一时间,农会、工会在常德完全取代封建地主的基层政权,成为城乡唯一的权力机关。
五、常德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1. 常德党的建设工作对周边党组织的建设起到了带动作用。
2. 常德的武装斗争对我党领导武装斗争起了带头作用。常德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武装起义首发地。
3. 常德对红军的存在和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4. 红二、六军团常德一战,扭转中央红军被动长征的局面,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
5.在常德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作,受到了中共中央和中共湖南省委的高度认同。
6. 在常德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