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5年,救助3.5万余名流浪者
9月17日上午20点,吴进辉带着一名约摸65岁的男子走进武陵区长庚派出所户籍室。当天,他要为这个忘了自己名字和身份的流浪者办理落户手续。
吴进辉是市社会救助事务中心(以下简称“救助中心”)救助股的股长,从事了16年救助工作,经验丰富。今年3月11日晚,这名男子流浪至鼎城区韩公渡镇被当地村民发现后报了警。民警连夜将他送到救助中心,由吴进辉将他带往市康复医院检查身体,确诊其患有精神类疾病。之后,又带其去公安机关做人脸识别与DNA比对,多次查询,均无任何有效信息,同时在网上发布的寻亲公告也没有回音。
不出意外,这名流浪者将在一个月后得到新户籍,他将正式以“康宏云”之名落户常德,接受市康复医院的安置照料。截至目前,我市已有70余名“三无”流浪乞讨人员在常德安置了“新家”。
受“秋老虎”加持,9月的常德依旧炎热,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会根据季节与天气情况选定区域,开展流浪乞讨人员重点排查。这段时间,遮阳、清凉的地点更容易发现“目标”。
吴进辉和街面巡逻队员走进一处地下停车场,仔细查看各个角落,将靠着拾荒为生的流浪汉带回中心进行救助。近几年,我市建立起公安、城管、民政三方合力的街面巡察机制,组建巡逻队,定期开展巡查。吴进辉逐渐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出一套经验,地下室、停车场、涵洞、码头、在建工地、汽车站,这些地方大概能发现80%的城市流浪者。
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救助中心共救助了35921名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为其提供食物和住所、联系亲属。吴进辉告诉记者,对于实在无法找到家人的,会以“康”姓分批落户常德,接受定点康复医疗机构的托养。“在落户后,我们还会继续替他们寻找家人,回家,才是他们更好的归宿。”吴进辉说,寻亲手段与时俱进,从2017年起,该中心与公安携手,引进人脸识别技术,只要受助者拍过身份证照,就能进行比对,识别出受助者的身份信息。“DNA匹配也是寻亲手段之一,但成功率不高,只有当受助者的亲属也在DNA库中留过样时,才有可能进行匹配。”至今,已有600余名流浪者在救助中心的帮助下与家人团圆。
回不了家的,大多都是精神异常的流浪者。五年里,吴进辉见过不少,水星楼商业广场地下室中安家的中年男子,肢体残疾,靠拾荒为生;在汽车站里,不知从何处坐车而来的妇女,说话有障碍,漂泊多年;刚带到安置点的流浪者,见人就吐口水;正在翻找垃圾桶的老年人,已步履蹒跚。“碰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般先会带回救助中心临时救助,再就是需要公安机关的协助,如果确认流浪者疑似精神异常,就会被送到市康复医院或是市第一中医医院治疗。”2016年9月到2021年9月,救助中心共医疗救助各类人员662人次,仅在市康复医院就有437人次,全市未发生一起因救助不及时导致街头流浪乞讨人员饿死、冻死及其他伤亡事故。
事实上,为拓宽救助渠道,救助中心早已自创“十步寻亲法”,协同公安、卫健等部门,利用今日头条、抖音、微博等新方式开展寻亲。同时,建立多种台账,针对100多名易走失、反复流浪对象开展源头回访,并针对人员类别,与所在村、社区进行对接,帮助返乡受助人员解决生活来源、住房、医疗、生产等方面的困难,真正做到求助者的救助率、寻亲率、安置率达到100%。仅在一周前,在外流浪10余年的聋哑残疾人杨可见,就在他们的帮助下回到了老家安徽。
(市社会救助事务中心 常德日报记者 吴紫欣)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