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常德市民政局对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248号提案的回复

2025-06-18 15:54 来源:市民政局
阅读次数:
字号:【

常民提复〔202517B


刘鑫、高鹏、梁兴业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提案》收悉,经商市卫健委,现回复如下:

一、关于养老机构发展方面

常德市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一是夯实政策基础。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政策规范养老服务发展,制定《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地方标准等文件,明确养老服务标准;联合常德市财政局印发《常德市本级养老服务业扶持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对居家和社区(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家庭床位建设和连锁运营等给予资金补贴,对优质养老服务机构给予资金奖励,通过政策扶持推动全市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实现倍增;出台《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支持各类主体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并加快与其他产业融合的步伐。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在免征增值税、契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用水、用电、用气(燃料)等与居民用户实行同质同价,均按当地最优惠的价格执行”“养老服务机构均免收电视开户费和固话、宽带、光纤一次性接入费通信费、收视费按当地最优惠标准收取等方面均有相关具体规定,市、区、县均已执行优惠政策。

二是规划养老发展。编制《常德市中心城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目前,全市养老机构212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社区(村)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覆盖率达90%。同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全面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工作要求。出台《常德市新建住宅小区养老服务用房建设管理办法》,要求新建住宅小区按住宅建筑计容总面积的3‰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自2021年实施以来,新建住宅小区全部实现配建养老服务用房,中心城区新建住宅小区已配建养老服务用房4281.04平方米。

三是健全监管体系。成立《常德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印发《常德市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实施细则》,形成定期研究部署工作、定期归集信息、定期研判会商、定期调度工作、定期发布信息、定期考评总结的工作机制,加强养老服务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自律、机构主责、社会监督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形成权责明确、协同共治的综合监管体系。

四是加大培训力度。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市高度重视养老从业人员的培养,近三年培训养老护理员并享受补贴对象达7000人,通过常态化开展养老机构安全知识培训、护理员职业等级培训、护理专业知识及老年人能力评估等各类培训,提升养老护理人员理论和技能水平。严格落实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制度,积极推动职业院校与本地区养老服务机构建立更为广泛和紧密的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实习基地,鼓励院校专业课教师到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实践锻炼,增强行业经验,提升专业技能,不断提高院校养老人才培养质量,为养老服务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夯实人员保障。

五是增加人才储备。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常德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强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政策保障,狠抓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引导职业院校增设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健康管理、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等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对接职业(技工)院校开设了养老护理专业。继续加大常德护工培训品牌培养,将养老护理员职业(工种)纳入了常德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参赛项目,定期举办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极推动职业院校与本地区养老服务机构建立更为广泛和紧密的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实习基地,鼓励院校专业课教师到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实践锻炼,增强行业经验,提升专业技能,不断提高院校养老人才培养质量,为养老服务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夯实人员保障。

六是落实岗位补贴。严格落实《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常德市财政局 常德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常德市本级养老服务业扶持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对取得国家养老护理资格职业技能证书,并在养老机构从事养老护理岗位的从业人员,分别按初级、中级、高级、技师给予200/月、300/月、500/月、800/月补贴。20236月,常德市政府办出台《常德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进一步明确要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用人单位发放养老从业人员一次性入职补贴、养老服务岗位补贴等,稳步提高养老服务一线工作人员工作待遇水平。明确要坚持均等普惠、刚需为先、量力而行、系统协同基本原则,加快建成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养老服务队伍,助推全市养老服务向高质量发展。

七是推进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按照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标准和标准化建设要求,每两年对养老机构开展等级评定和复评,从环境、设施设备、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目前全市共有四星级养老机构4家,三星级养老机构19家,极大促进了养老机构规范化进程。

二、关于养老社会服务方面

一是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发布《常德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形成以老年人生活服务小区为核心的养老服务圈;通过建设养老助餐点、提供居家上门服务、进行适老化改造等,城市基本形成十五分钟服务圈。通过探索物业+养老家政+养老养老机构+上门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不断提高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二是深化医养结合。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全市所有养老机构采取就近原则与医院、卫生院(所)签订医疗诊疗合作协议,建立绿色通道,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依托,为老年群体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全力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工作,努力改善医养结合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签约质量,丰富健康服务内容,鼓励医疗机构开展老年健康服务,让老年人健康需求得到满足。实现医养结合转型。不断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转型,建立养老床位和医疗床位按需转换机制,发展康复、护理、中医养生等医养结合服务,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确保老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发展互联网+照护服务。完善应用医养结合信息管理平台,实行老年健康服务网格化、信息化、精准化。探索长护险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度,积极申报长护险试点,并安排医保、财政、卫健、民政等部门专题研究。202410月,市政府向省医保局提交《关于申报第一批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函》,申请我市第一批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2411月,由市医保局联合市财政、市卫健、市民政等部门专门赴湘潭、上饶、南通、杭州等试点城市学习长期护理保险先进经验。根据相关文件规定,长期护理保险框架和配套政策体系由省医保部门统一制定。目前省医保局正在积极推动相关工作,待相关政策体系明确后,我市将严格按照上级统一安排部署,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长护险制度,减轻失能人员家庭经济压力,防止出现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局面。

三是发展银发经济。为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我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布局康养产业。一是打造经开区康养产业集聚区。依托经开区的制造业基础,围绕银龄群体衣食住行的生活场景,逐步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银发经济产业园。二是打造柳叶湖康养产业先导区。发挥柳叶湖的医养康养资源和环境区位优势,打造临湖马拉松赛事系列。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康养的深度融合。三是编制《常德市银发经济发展规划(2025-2029年)》,高位推动我市银发经济发展。

  

                   常德市民政局

                    2025523

  

  人:杨文惠                人:尹  

联系单位:常德市民政局        联系电话:7251159


归档时间: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