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计划总结

常德市民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2023-03-22 17:29 来源:市民政局
字号:【

2022年,全市民政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统筹领导下,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要求,突出养老服务这一重点,发挥困难救助、基层治理、事务管理工作优势,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严密组织疫情防控、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很好地维护了民政领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项民政工作和民政事业有了新提高、新发展。

6月成功获批国家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争取中央福彩公益金6091万元,资金额度居全国第2;获评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一等奖;获评全省民政系统“百年党史中的民政故事”大赛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是全省地州市民政局中唯一获得两大奖项的双丰收单位;获评全省民政综合评估优秀单位。市社会救助事务中心被党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临澧县被确定为全省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县;澧县、鼎城、石门被确定为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区。

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

2022年民政工作总的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确保”、“三个有效”。

1.围绕养老服务打造“一个中心”。常德养老服务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多次接受部、省、市领导和省、市人大代表的视察及调研,并得到高度评价和认可。也多次迎接省内其他兄弟市州的参观学习,在全省是有为有位的。2022年,我们不断创新养老服务理念,重点突破,促进养老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一是强化政策资金支持。先后制定了《常德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常德市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实施细则》等文件,市本级发放高龄补贴资金300.18万元、养老机构运营补贴资金265.24万元、养老护理员补贴24.54万元,为推动全市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资金支持。二是推进养老设施建设。以实施省重点民生项目和市“六位”惠民行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动乡镇敬老院提质升级,重点对石门县德源福利院、鼎城区镇德桥敬老院、安乡县安丰敬老院、临澧县新安镇敬老院4家养老机构实施项目建设。目前,全市拥有养老机构222家,县、街道(乡镇)层面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数量162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数量697个,基本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初步形成了15分钟养老生活服务圈。三是探索养老助餐新模式。聚焦养老服务需求,探索多元化的助餐服务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将“清心素食”等餐厅纳入老年餐桌试点范围。延伸老年餐桌服务范围,为周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有效满足社区和居家老人用餐需求。7月22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农来常调研养老助餐服务,充分肯定了常德市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助餐服务的模式。助力省人大“小快灵”立法,出台《湖南省社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若干规定》。四是全力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2022年,我们成功获批国家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争取中央扶持养老事业发展的又一重大红利。对此,我们抢抓机遇,全力部署相关工作,联合市财政局制定了《常德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从2022年10月份开始,到明年6月底前,充分利用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面向全市经济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不少于5540张家庭养老床位、提供不少于11080人次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通过项目实施,培育不少于20家家庭养老服务机构,培养不少于300名家庭照护人员。积极探索“物业+养老”上门服务、农村“护工驻家”上门服务和“时间银行”志愿上门服务三种服务新模式,全力推动我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市场发展。

2.围绕民生福利做到“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出台和完善了《常德市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加快形成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全面落实“小金额先行救助”“一事一议审批”“急难发生地施救”等措施,推进社会救助等“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改革下沉至乡镇(街道)办理,残疾人“两补”实现网络信息“互联网+全程网办+跨省通办”,提高救助的可及性和时效性。强化社会救助部门间大数据比对监测,筛查未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的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信息,做好摸底排查,落实落细兜底保障政策。2022年,为13.38万名困难群众发放救助资金8.72亿元,13万名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1.22亿元。二是确保福利事业得到有效发展。加快发展儿童福利,建立困境(留守)儿童定期走访和四级联动机制,实现全市孤弃儿童在市社会福利院集中养育。配合公安部门开展“利剑护蕾”专项行动,与教育部门共同开展未成年人防溺水宣传。积极开展“童梦乐园”“多彩艺术家”“柳城家长微课堂”等未成年人特色服务项目,为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手工制作、绘画、乐器学习、艺术特长等服务。慈善助力未成年人保护,连续20年坚持开展“点燃希望”助学公益项目,累计发放助学资金12495.5万元,资助全市贫困大学新生33284人;创新开展“明天计划”、“向日葵——常德市白血病儿童慈善援助”等慈善项目,很好地为未成年人撑起了“爱心伞”。加强儿童阵地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儿童之家2065个,其中,省级示范儿童之家27个,市级示范儿童之家7个。

3.围绕社会管理实现“三个有效”。一是基层治理效能得到有效提升。做实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后半篇文章”,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理事会、屋场协商、小区协商等多种形式,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主角,实现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作为深化移风易俗,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有效“护航”乡村治理工作,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全市1503个村和760个社区实现了全覆盖。深化“社工+志愿者”服务机制,加快乡镇社工站标准化建设,打造“时间银行”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强化基层自我管理,指导村(居)成立红白理事会、环卫协会、老年协会等,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二是社会组织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依法管理,把握社会组织发展方向,建立社会组织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开展社会组织年检、打击非法社会组织和“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治等专项行动,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大扶持,推动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市本级和9个区县(市)均建立了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有针对性地孵化培育行业性、公益性、枢纽型社会组织。各地组建的爱心慈善超市、志愿者协会等全年开展公益慈善活动50余场次以上,在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互帮互助社会风气。向231家行业协会商会发出了诚信倡仪书,有序引导38家行业协会商会完全减免企业会费138.3万元,19家行业协会商会通过降低会费减免企业负担133.7万元,社会组织的行业引领作用不断彰显。三是基本社会服务得到有效优化。结婚登记实现“全省通办”,全市所有区县市婚登机构均为国家级3A婚登机关;利用七夕、国庆、“520”等特殊日子,积极举办集体领证、集体婚礼等活动,“新时代、新青年、新婚俗——‘沅芷澧兰·好合百年’”等集体婚礼已成婚俗改革的优质品牌。持续开展硬化大墓、豪华墓、活人墓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推动草地葬、树木葬等生态殡葬方式,引导群众树立文明节俭、绿色生态的殡葬理念。深入开展流浪乞讨专项治理,加强街面巡逻,组织开展“寒冬送温暖”“夏日送清凉”等专项行动,湖南省第十届救助管理和托养机构“开放日”活动启动仪式在常德举行。

2022年,我们除了围绕主责主业主动担当作为外,我们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很好地树立了民政干部队伍形象。创新“民政+”系列品牌,全年开展“局长课堂”4期、“民政业务大讲堂”7期、“年轻干部理论学习小组微课堂”4期,创新开展“清廉民政”“清廉机关”“书香机关”“干部能力素质”等活动,举办清风诵读会、“百年党史中的民政故事”等竞赛,树立了民政系列特色品牌,彰显了“务实惠民生, 满意在民政”的常德民政精神。民政工作推介氛围浓厚,2022年,市民政局官方门户网站发布信息665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289篇,“常德民政”微信公众号关注量居全省各级民政公众号第一,9月份做客市长热线,转发量突破万次。争资争项成效显著,2022年,已向上争取资金10.5亿元(政策性资金8.75亿元,项目资金1.75亿元),申请专项债项目1个,常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养护中心3000万元。

二、2023年工作打算

1.聚焦社会救助重“精度”。推进民政领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人均收入基准线,2023年全市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不低于614元/月、6387元/年,残疾人“两补”提高至80元/人/月。

2.坚持“老小”关爱传“温度”。全力办好“民生实事”,推进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新增养老床位9580张,其中新增机构养老床位3580张,新增社区(村)养老床位460张,新增家庭养老床位5540张,全年培育不少于20家家庭养老服务机构,新增300名以上专业家庭照护人员。建设常德市社会福利院医养康复中心等。加快研究制定养老服务国土空间规划,指导各地合理规划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科学精准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强化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和主动发现,落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教育资助、医疗参保免费等各项待遇,建立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3.强化社会管理加“力度”。加强村(居)自治工作指导,推动村(居)规民约、村(居)民议事协商、村(居)务公开等基层群众自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运行。深入实施培育发展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强化政策扶持、项目引导、资源联动、规范管理,持续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深入推进殡葬硬化大墓、“活人墓”整治行动,确保2023年整治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