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康复医院丨阳波:患者的心灵“修复师”
一提起精神病,许多人都会觉得他们是异类,纷纷敬而远之。对于不熟悉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的人而言,很多人都以为里面是厚重的铁门,发疯的患者蓬头垢面、嘴里嘟囔着谁也听不懂的话语,眼神空洞看着过往的人……
有人说,精神科是出力不讨好的地方,但他却在这里一干就是15年。有人说,精神病人最不近人情,但是他却把他们当成亲人看待。或许在世俗眼中,这里是“疯子”的集聚地。但在常德市康复医院精神科五病室主任阳波眼中,这里是自己的精神家园。他全心全意医治每一位患者,无微不至地关怀每一位病人,做患者的心灵“修复师”,重燃他们人生的希望。
阳波,一个无愧“医生”二字的好大夫
勤心为学 一名医生的成功之道
2002年,阳波从湖南中医药大学毕业,辗转四年后,来到常德市康复医院成为了一名精神科医生。一转眼,十五载时光飞逝,谈到自己成为医生的经历,阳波颇有些感慨。“一开始自己对医学甚至有些不感兴趣,后来慢慢发现,医生能够解决患者的痛苦,带给这个世界更多的温暖与爱,从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阳波坦言,在年轻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迷茫后,自己便越来越热爱自己的工作。
精神疾病是一个对“经验”要求颇高的领域,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精神科医生,就必须要有勤奋学习的钻研劲头。“你越认真,就越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就更要拼命地学。”为了能让自己的诊断更准确,阳波每天都将自己“埋”在各种学习资料和临床实践中。
2010年,阳波来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开启了为期一年的进修学习。在湘雅附二学习的日子里,阳波见到了很多精神卫生领域的专家、大咖,这不仅让他学习了很多先进的理论和临床思维,拓展了专业视野,更令他感到触动的是专家们的学习精神。阳波发现,白天专家们对病人非常仔细地进行问诊,可到了晚上甚至半夜,他们办公室的灯仍在亮着,虽然他们在医学上已经有了较高的造诣,而且名声在外,但他们仍然在不断地学习、进步,这让阳波更加坚定了自己刻苦钻研、不断突破的勤心好学之路。
赤心为民 做患者最信任的人
早上九点,走进窗明几净、温馨安宁的市康复医院精神科五病室,阳波医生正在看诊。略显消瘦的他身着白大褂,一刻不停地和患者交流着病情,眼睛里满满都是关切。“药只是起到一个帮助的作用,最终还是要靠你自己调节。”在和患者交流了三十分钟后,阳波医生语重心长地说。
走在五病室的走廊上,一路上都有病人熟稔地和阳波打招呼,他也时不时停下来和病人交谈。“和病人聊天也是我们精神检查的一部分。”阳波说,“通过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可以判断他们的精神状况。”一间病房里,他像哄孩子一样和病人轻声交谈,这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大叔,对待病人的“温柔”却令人十分感动,十多分钟后,病人情绪逐渐安定下来,阳波才缓缓起身离开。
阳波对病人专属的这一份“温柔”,让他赢得了很多患者和家属的信赖。2019年年初,院里来了一个情感障碍患者小云(化名),由于长期服用碳酸锂这种药物,小云入院的时候肾功能不全,整个人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小云家里的经济条件一般,而这时候如果选择到其他医院的ICU进行治疗,或将面临一天一万多元的高额治疗费用。因为小云之前来找阳波治疗过,对他充满了信任,所以家属毫不犹豫地将小云交给了阳波进行治疗。经过积极地治疗,小云的肾功能得到改善,身体各项机能也逐渐恢复,十五天后得以顺利出院,而治疗的总费用“仅”为一万多元。
仁心为医 照亮患者心灵苦海
有人说:“精神科医生是拯救病人灵魂的人。”阳波倾注所有心血和关爱,为的是照亮患者的心灵苦海,让他们的灵魂早日“复活”。阳波时常告诉自己,要把患者当亲人对待,因为“亲人”是这个世界上与自己最没有隔阂的人,作为医生如果能把患者当成“亲人”,那你就会自然而然地设身处地去为患者考虑。虽然精神疾病患者的行为异常,但是在他们心里面,谁对他好,谁对他关心,他们全都知道。
谈及如何打通精神障碍康复患者回归社会的“最后一公里”,阳波坦言,当下,现代医学模式正向着“生物—心理—社会”的“全人服务”推进,这需要社会的多个力量共同参与,比如医生要竭尽全力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同时给予他们心理上的辅导,家庭要给患者更多生活上的指导与关心,全社会要给精神障碍康复患者给多的尊重与关怀。阳波坚信,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步步走近,将会有更多力量关心支持精神障碍患者的职业康复、潜能开发,让社会歧视早日消除。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