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民政动态>科室动态>详细内容

常德地名故事:峡峪河

2023-01-25 10:10:06 来源:区划地名科 点击次数: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峡峪河位于石门县中部偏西,为仙阳河支流。有两源:一源出自太平镇九渡河的八方冲,源头建有八方冲水库;一源出自松山峪。二源于二方坪合流,南流经百丈丘、袁家峪、竹儿岭、罗家垱、上中下坪、李家坪、渡水坪,至仙人墩与温水合流,再过贾家村,到两河口注入仙阳河,历经太平、维新两镇。

2009年8月兴建峡峪河小水电站,项目总投资约3700万元,装机容量为4000瓩,一期投运2000瓩。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利用渫水流域、石门县山区水能资源,达到防洪防汛、保护生态、提供清洁能源、缓解当地电力供应不足,促进流域经济发展多赢的作用。在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下,2014年8月29日,石门峡峡河水电站顺利并网。

峡峪河各段名称有异。北起官庄坪,南到罗家垱村广福桥,称九渡河。九渡河系狭长山峪,溪水中流,因山峦拦阻而蜿蜒曲折,昔日未修公路以前,徒步越经此境,要涉水9次,故名九渡河。沿溪河山峪,多水田,产稻谷。山峪两边岗岭坡地,出产黄豆、玉米、红薯。土壤有两种,九渡河上段为砂石山,宜植油桐;下段多系黄土,适宜松、杉生长。从广福桥到上坪段称峡峪河。从上坪到两河口入注仙阳河处,称渡水。相传,很早以前,该水下游,河床高,河面窄,水流不畅,中上游常遭淹没,阻塞成湖。元末明初,盛姓基祖迁此定居,为开垦彼岸,常驾木簰渡河,故称渡水。渡水一带,四面环山,中为盆地。沿河两岸,土壤肥沃,水源充沛,田连阡陌,主产水稻,素有“银渡水”之称。在渡水河边,有株古老的重阳树,树龄1100多年。现树干高25米,围径7米多,根部需8人才能合围,仍枝繁叶茂,浓荫铺地,故地以树名,叫重阳树村,为原渡水乡政府驻地。1935年秋,贺龙率红二方面军在重阳树驻训月余,扩红近百人。

皂市水库建成后,渡水从入注仙阳河处(两河口)上溯至上坪村附近,沿河两岸海拔140米线以下部分,均被淹没,沿线冲积平原上的良田美景即成为水下仙景。

峡峪河最宽处也不过50米,十里峡谷,十里激流险滩;十里河岸,十里悬崖峭壁。悬崖缀翠迭锦,峭壁飞瀑流泉,尤其是十里溶洞密布,瀑布飞溅,景观奇特。有娘娘洞、天子洞、缩水洞、奸臣洞、白岩洞、壳叶洞、龙洞、穿洞、浑水洞、干柴洞等36洞;有凉水泉、间歇泉、粟家泉等72泉,各具特色,千奇百怪。传说很久以前,当地有个姓廖的农民,不堪乡绅压迫剥削,集众举事,自称天子。后因叛徒告密,起义失败,遂退入山洞抵抗。那个叛徒被钉枷上镣,打入天牢(山洞)。廖天子被敌人杀害后,其妻便移居另一山洞,隐居修行。这些山洞后来分别被称为天子洞、奸臣洞、娘娘洞。

洞中钟乳石千姿百态,尤以娘娘洞最具特色。娘娘洞位于峡峪河源头山腰,洞门分上下两层。下层像土家吊楼,一根碗粗的古藤从中垂下,攀沿可至上层。洞口钟乳石林立,倒垂者如珍珠门帘,侧踞者若守门雄狮。还有的似引颈金鸡,有的像踏云仙女,形神皆备,巧夺天工。主洞深约1公里,有一窄小石径通往洞中,洞内十分宽敞,钟乳怪石遍地皆是,共24000多根,形态各异,不一而足。有珠帘、盆景、雄狮、金鸡、梳妆台、百宝箱、宝莲灯、七弦琴、神龙、玉泉池、奔鹿、单峰驼等石乳景观。七弦琴最为奇绝,轻叩其弦,则妙音回荡,缭绕不绝。

奸臣洞距娘娘洞约500米,门矮内阔,钟乳石成团成簇,错落有致。正洞中耸立一堵高大石墙,墙后环立约2米高的石柱,状若栅栏,中有巨石樊笼。洞深处为廖天子拘押死囚的“天牢”。“天牢”中,钟乳石有的如判官怒目,有的若狱卒执戟,有的似死囚乞怜。冷风习习,阴森可怖。

天子洞雄伟瑰丽,旁有锣儿岩悬于峭壁,可望而不可及,唯力大之人方能投石击响,声若铜钟,传为廖天子集兵之号令。

龙洞每日早中晚各涌出大水一小时,使峡峪河水上涨一尺,极有规律,令人称异。相传洞中有一条蛟龙,60年一出洞,12年一醒,一天翻3次身。浑水洞更为奇特,每有人声喧哗便浑水如潮。缩水洞只要你连喊:“缩、缩、缩”,水位就会乖乖地跌落下去,连叫:“涨、涨、涨”,水位又自觉地慢慢上涨,相当有趣。

峡峪河不仅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山水和洞群,更为奇特的是河两岸遍布世界罕见的原始野生腊梅群落。腊梅属稀有植物,寒冬腊月,腊梅绽放,竞相吐艳,香溢长谷,沁人心脾。花呈鹅黄色,虽无红梅之艳,却具野生野长的神韵。花又可焙茗入药,且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峡峪河的腊梅群,面积500余亩,共76000多株,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所发现的最大最完好的原始野生腊梅群,堪称天下一绝,已为国内外生物学家普遍关注。这里还生长有兰、菊、蔷薇等植物。每至阳春,鸟啭泉鸣,百花齐放;序属三秋,野菊凌霜,漫山遍野。景区之内,春兰秋菊,夏草冬梅,四季如春。峡峪河中瀑布众多,飞流直下的三重瀑布,雄奇壮观。还有温泉,严冬季节,水温达60℃,热气腾腾,雾气缭绕,晴日朝暮,空中幻出一座五光十色的“花桥”,成为闻名遐迩的“丽日彩虹”奇观。

说道峡峪河的故事,相传公元前230年,21岁的秦王赢政亲政,随连续发兵东进,灭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等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赢政自封为秦始皇。

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守内”。下令大修驰道,以加强中央与各地区的联系。驰道以陕西咸阳为中心,东至浙江、山东,南至湖南、湖北,西至甘肃东部,北至河、山西、内蒙。

公元前118年春季,秦始皇携先辈传承的神鞭南巡,察看驰道修筑情况,经湖北恩施穿山至湖南烽火坪,恰逢春雨旺季,见此处部分民房和粮田被大量内积水淹没,村民出行求生还得绕几道河,只闻一片悲痛欲绝的哭声和叹息。秦始皇差大臣查明原因:原来是前方高大的凤凰山挡了水道,这里的内积水少则半月多则月余才能自然渗漏或蒸发掉,往往贻误春耕生产,闹饥荒是常事。皇帝闻言大怒,挥舞神向凤凰山抽去,本想把大山赶走,却因当时心力不够集中,只把大山劈成两半,形成一条峡缝,宽不过50米,恰好将烽火坪的内积水泄完。百姓的屋宇和粮田露出水面,个个喜笑颜开而皇上则遗憾不已。这条峡缝就是缘袭至今的峡峪河。北面是凤凰展翅名曰“凤凰尖”,南面金鸡打鸣名曰“观峰山”,两山齐高,隔河相望似一对情人,含情脉脉地厮守了2128年。

秦始皇扬鞭一抽,把凤凰山一鞭劈为两半,劈出一条峡缝,后来得名峡峪河。

金仙阳、银渡水,有钱难买商溪水。千户土官覃友仁选这方风水宝土,隐骨埋尸,把子孙留在这方宝土上生息繁衍,无穷无尽,百户土官盛华仁更是了悉风水,把子孙居住渡水河边,烟火更盛。覃玉慈文官越边,武官挂帅,出尽了土家人的风头。而贺龙元帅追巢湘西匪头时,把营安扎在渡水河边重阳树下,饮清泉而养经骨,垂钓重阳树下,运筹歼敌大计。

水清山洁,生灵分断,多少稀少罕见的生命在这里延续。“娃娃鱼”这种珍贵的动物,原属两栖,因后来的生存所逼,只好长期躲在水里,偶尔天晴,还是冒死爬上岩巴,把个身子晒得粘乎乎的,发出像小孩哭喊时的声音。这里山崖陡峭,自古成就了珍贵华南虎藏身养息的宝地,仅地名就有:藏虎峪,虎涧洼,卧虎岭等。在二十一世纪初,本地猎手老文还活捉一头豹虎,三十来斤,因无法脱手而疏忽后逃归扑自然。野山羊、鹿子、一直没有离开过这方土地,它们在这儿过着安逸、无忧的生活。还有秃鹰家族,长期群居在“鹰子洞”里,时面盘旋在山顶,时而追逐在峡谷。锦鸡的早鸣,唤醒熟睡的左邻右舍;野鸡、竹鸡的戏闹,赶走荒野的寂静。五步蛇、蟒蛇、金百节蛇、银百节蛇以它们独特的本事,义务担当起本地的保卫神,鱼翔浅底、虾走崖边、蟹横道上,莺鸯把水激飞,翠鸟把鱼追起,好一幅处女神韵。

这里悬崖绝壁,特种有灵,有多少书中无名的植物在这里生存。丞相木、罗汉树,托灵气而生,吸岩髓而长。人们只能偶尔在河中拾得一片树叶,看到叶上坐着丞相爷和罗汉菩萨而知树的存在。喔喝桑,只要你一声吆喝,它便迎声摇动,像是向你点头打招呼。夜火树,一到晚上,树蔸放射出像萤火虫一样的亮光,为夜游神们标向指路。八百亩原始野生枯枝梅群体,环绕在半山腰时,一到冬季,挂白色花蕊,吐淡淡清香,吸引无数怜香惜玉的游人,是因为人在五里外,清香入鼻中的原因,当地人们取名“五里香”。黄莲木,珍贵树种,根深岩缝中,千年不改青。还有各种药草,诸如灵芝、还阳草、七叶一枝花等到处可见。

关于峡峪河,相传秦三世倚仗祖皇的江山和威名,本就不太大的脑袋内,只装有阿房宫七百里内的窈窕淑女。自已已有的正宫、偏宫、东宫、西宫不算,还特设了南宫、北宫、东南宫、西北宫和北东军。除上朝的一条路,无处不是去宫路。

就在这众多的宫女中,唯有从江南桃源选来的北东宫王芍最称帝意,桃花脸,四季泛红;樱桃嘴,四季吐蜜;桃叶眉,四季传情;桃仁眼,四季含春。

一天,三世脱去朝衣,二话没说,又照常要去与北东宫王芍论情玩闹。不要以为王芍也算宫内人,按皇宫规矩,除正宫、偏宫、东宫、西宫娘娘外,其它宫的女人皇帝兴准玩而不准宿的,所以年仅十八岁,入宫四年的王芍对皇帝很是不满,有时少不了给皇帝翘嘴巴,把脸扭向一边,越是吊胃口,皇帝越了神晕,变着法子想破身。

一天,西宫娘娘染上了伤寒,贴身丫环告诉了总督管卢公公,卢公公是皇帝身边的人,马上,皇帝就知道了。皇帝没有及时去西宫房,而是到北东宫找到王芍娘娘,强拉着王芍,附在耳边说悄悄话,王芍听完后,没把嘴翘而是脸上红得像猪血灌了一样。

没几天,西宫娘娘撒手西去。皇宫自然热闹了几天,当西宫尸骨未寒,部分大臣就开始为皇帝张罗西宫填房之事,卢公公更是积极得很,早把北东宫王芍的名字呈报皇上。皇帝正中下怀,马上批秦下来;准王芍入西宫。

正宫陈氏在大喜之日,眼见皇上无心理她,更不屑其他娘娘,便借机与其他娘娘咬舌尖,说王芍的背时话。

时长话短,没几月更是大喜之报:王芍扁平的肚子渐渐凸起来。这可乐坏了皇宫上上下下;因为秦三世虽有数不清、看不完的美女,然而能渡皇种的却一个也没有,正在为此事操急。王氏改房几月,便发愤给江山生根,皇上喜得合不拢嘴。决心把王氏立为正宫,定为国母。

正宫陈氏是当朝宰相的外甥女,便到舅舅家说东道四,搞得宰相给她出起歪主意:毒害王芍。

首先给王芍的罪名是:王芍坏朝纲,本已是北东宫,而受贿皇上改为西宫;其次说王芍是流寇之女,不出名门贵族,生下孩子会辱江社稷,等等,没几天,皇上上朝时,胆大的臣子当朝奏本:要废西宫,把原西宫灵位摆在西宫房,皇帝开始还吹胡子噔眼睛,但后来,他也开始站不脚跟,动摇起来,差三隔五才去看王芍。王芍抚摸着越来越大的肚子,看皇上不那么热心了,也预感不对颈。

十月怀胎,眨眼就到。正宫不仅是闲言恶语,还派人进行残害,只想把龙胎做掉。

皇上万般无奈,便找卢公公想法子。卢公公毕竟是奴仆,一心为皇上出了“走”的上策。皇上苦想,也只有走这条路,便追问卢公公:娘娘该去何处?

“依奴俾之见,不如就到王娘娘的娘家,祖皇开山辟地的湘北去,一来寻祖,二是在那风水宝地也好调养身子,有利龙子龙孙”。卢公公说。

皇上一听,眉头松展,暗示卢公公,马上备轿马,带足生活费所需,悄悄然湘行。

卢公公没有半点耽搁,马上约王芍娘娘与丫环,带好一切所需用具,连夜便走出皇宫,打道南行。

由于娘娘月份已大,又担心路上多事,便日奔夜跑仅,仅马就跑死了六匹,轿夫跑病了二十多人,终于到了万丈悬崖一峡缝,日照中午夜最长的峡峪河。

这里虎啸猴啼,蟒腾鹰绕,一片毛骨悚然。王芍娇弱的身子,在这里早吓得直抖腿,卢公公急汗如雨,生怕娘娘早产,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山洞,把娘娘安置下来。这个洞就是如今的“娘娘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